作者
朱建华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
高血压是一切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在我国,高血压患者治疗率、控制率均偏低,与欧美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患者服药习惯差,对高血压药物干预有太多认识误区。为什么高血压需终身管理?终身管理是不是等于终身服药?血压“达标”后能不能停药?心内科专家为您详细解读高血压患者最关心的服药问题——
为什么高血压需终身管理?
它是一切心血管疾病
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中医院副院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主任蒋立新教授的团队日前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有关我国高血压管理现状的文章,文章数据显示,我国35岁至75岁高血压人群中,治疗率为23%,控制率仅为5.7%。相比之下,美国40岁至75岁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率为73%,而控制率高达61%。
浙江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教学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朱建华教授表示,中国高血压患者治疗率、控制率偏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服药习惯差,对高血压药物干预有太多认识误区。
高血压是一切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朱建华强调:“持续的血压升高主要损害心、脑、肾、全身血管等靶器官,最终可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降压治疗的目的,就是让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目标水平,从而降低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和肾脏疾病等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危险。”
而且,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就需要终身管理。
确诊高血压但不想吃药?
除非你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高血压的终身管理不等于终身服药,对于部分低危的轻度高血压患者,可暂缓药物干预,建议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如多次诊室测血压,尽可能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然后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朱建华介绍,这部分可暂缓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诊断为高血压1级,即轻度高血压(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mmHg)。
2.未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肾脏疾病或糖尿病;
3.确诊后3个月内,通过单纯的生活行为能够把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
“当然,如果这部分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压未能达标,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觉得自己血压达标了要停药?
首先得确定是真达标,能减也要咨询医生逐步减
“有些患者,血压逐步稳定后就擅自把药停了,觉得自己没问题了,很多突发脑卒中都是这些停药的高血压患者。”
朱建华说,其实高血压患者老想着停药就是个误区,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获益,主要就来自于降低血压水平本身;而且临床上,多数高血压患者并不清楚怎么样算血压达标。
首先,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目标值是不同的:
根据我国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以及即将发布的年修订版,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65—79岁老年人的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以下,如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90mmHg;8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应控制在/90mmHg以下;而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80mmHg以下。
“而且,并不是说你的血压连续测出一周或一个月达到目标值就算达标了,你的血压至少要达到目标值一年以上时间。”
第二,降压必须平稳,即使血压达标了,减量和停药也需循序渐进。
“你的血压达到目标值一年后,可咨询医生逐步减量,减量后经过观察期,再遵医嘱是否能停药;与此同时,你还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去除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自己的心血管风险评级。”
朱建华提醒,减量和停药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高血压服药九大认识误区
1.凭感觉用药,没有什么症状不用吃药。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不一定有关系。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有些人血压明显升高,但因为患病时间长,已经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仍没有不适的感觉。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决不能“跟着感觉走”来估计血压。
2.不愿长期服药,认为会耐药或危害肾功能。
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观点。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越早服药获益越大(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患者)。
而且,目前常见的降压药均无肾毒性,甚至ACEI、ARB类降压药物对轻中度肾功能损害有益。其实,高血压本身是肾衰竭的重要诱因,很多高血压患者出现肾衰竭,就是因为控压不好。
3.血压正常平稳了就减量或停药。
高血压不是感冒,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擅自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
4.单纯依靠药物干预,忽视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对治疗高血压来说缺一不可,两者必须结合,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吸烟、过量饮酒、高盐膳食等不良习惯不加以控制,单纯靠吃药,药物再好也难有良效,很多人服用两三种降压药但血压仍难达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5.只服药,不监测效果,不测血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