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冠心病的灵丹妙药,就是这些日常

小编导读

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冬季高发的一类疾病。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除了要积极配合治疗之外,日常的预防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下面就来看看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吧!

一、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是预防冠心病的根本措施之一。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到/9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有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应降到/80毫米汞柱以下),就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高血压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像血压过高(如收缩压达到毫米汞柱以上)的,以及还合并有其他问题的患者,在无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达到降压目的时,就需要酌情采用药物。而那些只存在血压略高问题的人,可能不需要降压药,仅仅从一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就可以让血压降到正常水平了。

1.戒烟

吸烟能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而且香烟中的尼古丁能使小动脉持续收缩,造成动脉硬化,形成持久性高血压。

2.限盐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不多于5克,这对预防高血压有很好的作用。

3.保持体重正常

正常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10%是超重,超过20%为肥胖,必须进行减肥。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少食多餐,积极锻炼身体是控制体重的主要方法。

4.科学饮食

食不过饱,米面杂粮搭配,少吃动物脂肪,多吃蔬菜及水果。酒可偶饮、少饮,不可多饮。

5.积极运动,放松心情

减少脂肪堆积,缓和紧张情绪,稳定血压。

6.放缓生活节奏,放松紧张情绪

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做到劳逸结合,对稳定血压很有好处。

二、有效控制体重

肥胖也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者要比消瘦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2~2.5倍。有效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对于控制血脂与血压水平、减少高尿酸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都有较大的作用。

三、谨防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会导致心绞痛急性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这不仅在中、老年人中时有发生,而且在不少青年人中亦常可见到。过劳、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引起的疲惫不堪或疲劳感的突然增剧,可能是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性猝死的前驱危险或早期的报警症状。这个概念正受到愈来愈多人的重视。

1.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或急性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量力而行,工作应适度,生活有秩序,运动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循序渐进,以不感觉疲累为宜。

2.工作和精神压力是重要的发病原因

医学研究显示,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无规律、情绪激动、易焦虑或惊恐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症状。

3.情绪压抑者血压增高最显著

研究发现,情绪压抑者血压增高最明显。因为情绪压抑能够使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和内分泌异常,使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引起高血压。调查研究发现,个冠心病患者中有27%是由于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引起的。

四、合理膳食

研究数据表明,冠心病与营养不平衡有关,因此合理地调整膳食是预防与调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1.控制总热量

控制总热量可以维持热量平衡,防止肥胖,使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范围。

2.控制脂肪与胆固醇的摄入量

脂肪摄入总量占总热能的20%~25%或以下,其中动物脂肪不超过1/3;胆固醇摄入量应限制在每日毫克以下。

3.蛋白质的质和量应适宜

蛋白质摄入总量占总热能的12%左右,其中优质蛋白占40%~50%,优质蛋白中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各占一半。使用复合糖类,控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尽量少吃点心、糖果,少喝含糖的饮料。

4.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果胶的丰富来源,纤维素和果胶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5.少量多餐

避免吃得过饱、过多而加重胃肠道和心脏的负担。忌烟酒、浓茶及辛辣食品。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养命先养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艳,朱爱松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养生正道(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l/39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