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为一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结果显示前降支近段90%狭窄,遂于前降支植入支架1枚,术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年死亡数可占到总死亡数的1/3左右,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我国本病不如欧美多见,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30年来正迅速增高。冠心病包括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五大类。
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外科手术或内科药物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导管通过各种方法开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从而达到解除狭窄、改善心肌供血的治疗方法。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术。PTCA采用股动脉途径或桡动脉途径,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再将相应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到狭窄的节段,根据病变的特点用适当的压力和时间进行扩张,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支架植入术的主要操作类似球囊扩张术,支架预装于球囊导管上,经指引导丝送到需要治疗的部位,用一定压力充盈球囊就可以将支架释放在病变部位,达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目的,与单纯球囊扩张术相比降低了再狭窄率,极大的改善了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
编辑、校稿:常祥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