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博士专栏冠心病只能手术治疗吗

重疾不重季博士导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的有创治疗包括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需要手术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仅仅通过药物治疗。

冠心病有一种类型被称为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持续在1个月以上,而且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基本稳定,如每周和每日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疼痛的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疗效。对于低危的这类患者在全面的临床评估的基础上,仅仅强化药物治疗即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不需要积极进行介入或搭桥治疗。

年美国专家委员会对比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相对于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介入治疗并不能降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死亡和心梗风险、改善生存率;

3、介入治疗会增加短期心梗风险,并不减少长期心梗风险。

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它大大降低了远期支架内再狭窄的概率(约10%),但需警惕短期支架内栓塞的风险。一项荟萃研究发现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与优化药物治疗相比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达25%~35%。

一项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搭桥相比药物治疗,显著减少严重不良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但心梗及1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异;5年随访发现,搭桥组再次血运重建率及非致死性心梗率均低于药物治疗组;10年随访发现,搭桥组急性心梗率亦低于药物治疗组,但整体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在消除心绞痛方面仍具优势。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搭桥与药物治疗相比能够降低全因死亡20%及再次血运重建84%,而且降低了心梗风险。

重疾不重季博士提示经过临床全面评估的低危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可以通过强化药物治疗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一定要有非常好的依从性,不能随意停药。优化药物治疗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基础治疗,对于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心绞痛、无创检查提示较大面积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可行介入支架治疗;糖尿病伴多支血管复杂病变、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和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应优选搭桥治疗。FACI目标以让“重疾不重”为使命,通过高效、持久提升业务伙伴的重疾险产能,结合早预防、早诊断、规范治疗等手段,让人们远离重大疾病。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wh/7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