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功开展OCT指导下冠心病介入

厉害了!

医院心内科引进新技术,

大幅提高手术精度!

这项技术叫什么名字呢?

适应征有哪些?

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7月16日,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郭游行带领介入治疗团队成功运用国内先进影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完成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这是我院首次运用OCT技术对冠心病进行精准介入治疗,标志着我院继成功应用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IVUS)后,在运用先进腔内影像技术指导疑难复杂冠心病精准介入诊断与治疗领域又取得重大进展。

右冠脉血管成像

一名73岁女性患者,因胸闷、气短1年,于1月前入住我院心内科,入院后冠脉造影显示右冠中段狭窄最重70%,左冠前降支中段狭窄最重70%,鉴于属临近病变,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治疗观察1月,胸闷、气短仍时有发作,影响生活、休息。患者于7月14日再次入院。7月16日行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检查,结果清晰表明患者左、右冠脉均为重度狭窄病变,且左冠病变伴环型钙化,为冠脉支架治疗适应症,后在OCT指导下选择最合适尺寸的支架完成介入手术。

左冠前降支血管成像

术后再次OCT检查狭窄解除,管腔面积扩大,支架贴壁良好,局部无夹层、脱垂、残余狭窄等,术后患者胸闷、气短明显缓解。于术后第4天出院,患者及家人对疗效满意,赞口不绝。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简称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轴向分辨率可达到10微米,是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IVUS)的10倍左右,同时成像速度快,可以探查生物组织内部的微观结构,它又被称为“光学活检”。

OCT检查操作简单,是将一条头端带光学透镜的成像导管放在冠脉血管里,通过高速旋转回撤,不到3秒钟就可以帮我们诊断清楚血管里面的结构和斑块性质,如脂质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易损斑块、血栓、夹层和内膜撕裂及一些在造影无法看到的血管病理改变。就像直接把眼睛放进血管里看一样,整个诊断过程非常安全可靠。

?

OCT成像的优点

1、无辐射、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及高探测灵敏度。

2、其能够清晰显示内膜下的病变或斑块,识别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血栓、钙化、夹层、支架内及支架表面的内膜增生及支架内再狭窄,在评价斑块性质、介入治疗的指导、再狭窄机制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方案有其独到的优势及应用价值。

OCT适应征

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1、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2、对血栓病变的鉴别。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支架释放即刻效果的评价;

2、术后即刻血管损伤情况评价;

3、指引复杂病变的支架植入;

4、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指导及评价;

5、左主干及前降支开口病变的评价;

6、支架术后的近远期随访。

我院心内科去年成功开展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今年又成功开展冠脉OCT检查,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日趋精准,介入治疗质量持续提高,使一大批冠心病患者得到及时、合理治疗,极大方便了患者,使县域内冠心病患者诊疗有了更多选择。

咨询就诊电话

胸痛中心:

心内科CCU:-

心内科1病区:-

心内科2病区:-

供稿:心血管内科/编辑:宋伦/审核:郭游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wh/7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