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体风险。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压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在病因学上密切相关,二者呈连续相关性。然而,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低,中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门诊血压控制率仅为31.3%。
降压药物选择: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用药原则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既要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脏负担,又要扩张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即“降压又护心”。
降压治疗的启动:对于2级或3级高血压合并任何水平的心血管风险和有心血管风险的1级高血压应立刻启动降压治疗,低至中等心血管风险的1级高血压(动态血压验证)也应启动降压治疗。
目标管理:
年龄>80岁人群目标血压为</90mmHg;
其他年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人群、ACS合并高血压人群及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人群目标血压为</90mmHg;
心肌梗死后、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及腹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人群目标血压为</80mmHg。
药物推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治疗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作为首选,降压同时可减少心肌氧耗量,改善心肌重构。鉴于CCB具有抗心绞痛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心绞痛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CCB。不推荐使用ACEI+ARB。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药物治疗推荐见表
(1)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减弱心肌收缩力及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降低心肌氧耗量。
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推荐作为缓解心绞痛发作的一线用药并在左心收缩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中长期应用以改善预后,优先推荐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
在ACS患者中,推荐在发病24小时内应用,至少应用3年以上;没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长效制剂临床证据更为充分,可作为优先选择;对于ACS合并高血压且难控制的患者可选择降压作用更为明显的α-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2)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推荐无ACEI禁忌证的患者均应一线应用ACEI。对于ACS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首选ACEI;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及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也推荐使用ACEI。
(3)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所有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和ACS患者中,推荐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优选ARB进行降压和改善预后治疗
(4)CCB(钙通道阻滞剂):二氢吡啶类CCB和非二氢吡啶类CCB均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二氢吡啶类CCB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长期使用安全性较好。
推荐使用具有明确临床研究证据的长效二氢吡啶类CCB,避免使用短效制剂。在稳定型心绞痛或ACS患者中,目前研究证实CCB对心血管预后无明显改,
推荐可作为β受体阻滞剂不能缓解的心绞痛治疗的一种选择,优先推荐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
(5)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已被证实可改善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在高血压合并ACS患者中,利尿剂优先用于合并充盈压升高、肺静脉阻塞或心力衰竭患者;对于合并心力衰竭的ACS患者,推荐袢利尿剂优于噻嗪类利尿剂。
(6)硝酸盐类:在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或ACS患者中,推荐对于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用长效硝酸盐类药物缓解心绞痛,当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时,应在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时加用硝酸盐类药物。
(7)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增强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的ACS患者的心血管预后,但在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证据尚不充分。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二氢吡啶类CCB应选用长效制剂,因为短效CCB虽然也能降低血压,但常会加快心率,增加心脏氧耗量。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面部潮红、头痛及下肢水肿等,偶见牙龈增生。
非二氢吡啶类CCB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中可作为首选用药,但由于其抑制心脏收缩和传导功能,Ⅱ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患者禁用,且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在用药2~6周内复查。
(2)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等,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Ⅱ至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哮喘患者禁用。
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即撤药综合征;在高血压合并周围血管病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大剂量对周围血管缺血症状的影响。
(3)虽然各种ACEI作用机制相同,在总体上可能具有类效应,但各种ACEI与组织中ACE的亲和力不同,药代动力学特性也有差别,因此,可能导致组织浓度的明显差异和不同的临床效果。
ACEI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持续性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其他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和皮疹,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味觉障碍。
ACEI/ARB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血钾水平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证为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期女性。
(4)利尿剂应用时应监测循环血量和电解质情况,避免利尿导致血容量不足,诱发或加重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和电解质紊乱。
(5)硝酸盐类药物应用时应注意其扩张血管导致的头痛、面部潮红及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注意监测血压,避免过度降压导致器官灌注不足。
(6)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引起血钾水平升高,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尽量不与ACEI/ARB联用,避免出现高钾血症等并发症。
(7)单药或联合用药的目的都是使血压达标,当血压未达标时应从低强度变更至高强度降压或联合用药使血压达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