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有这么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运动后的心跳久久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他们在发生心梗的时候没有剧烈的疼痛,仅仅只是憋闷感;他们的血管一旦发生堵塞,斑块都是成弥漫状态的;这类人群就是糖尿病人群。
金主任告诉我们,糖尿病(主要为2型糖尿病)伴发或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较正常人高达3—5倍,约占糖尿病人的1/3;糖尿病伴发或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一般较非糖尿病人提前5年左右;糖尿病伴发或并发冠心病的死亡率高,在2型糖尿病中,其死亡率约占50%。
糖尿病首先影响到冠状动脉,是冠心病患者或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最主要的一个死亡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心脏有哪些特点?1丧失调节功能正常人的基础心率在60—70次/分钟之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心率大概在80—90次/分钟之间。糖尿病一系列的代谢产物会直接影响人体调节心率的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这组自主神经系统走形最长的一根神经叫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是使我们静息状态下或运动后心率很快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神经,影响了迷走神经后,交感神经兴奋,所以静息状态下心率快。
运动的时候,正常人的心率会从60迅速增加到次,甚至更多,有一个比较大的运动变化范围,而糖尿病人的运动耐量比较低,心率的运动变化范围比较小,在30到40之间,最后会出现自主神经系统对心率的控制影响变得非常小。
正常人运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运动过后迷走神经占主导地位,心率很快就降下来,而糖尿病人自我调节功能受到了影响,该兴奋的时候上不去,该休息的时候下不来。
2丧失疼痛感觉正常心脏在心梗时候会产生剧烈疼痛。因为只要心肌缺血,一定会伴有乳酸堆积,这种酸性物质会对神经表现为疼痛,也就是心绞痛。糖尿病患者的心脏在心梗时没有疼痛感,合并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感觉神经出现异常,表现出来的是闷。
糖尿病患者在外界刺激出现胸闷、心慌或仅仅出汗,都要小心是不是有心脏问题。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感觉神经受损,出现症状,一定不要以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衡量疾病的严重程度。
糖尿病患者有可能在猝死发生前都不觉得自己疼,只是难受。
3弥漫、糟乱的血管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粥样硬化性的斑块是心脏病的元凶,对于糖尿病的患者,他的斑块像南豆腐一样,格外脆弱,容易破裂,形成血栓。
糖尿病患者血管斑块进展快而且弥漫,在一段血管中会出现多发的斑块。糖尿病患者不仅病情复杂,远期预后也比非糖尿病患者要差。
糖尿病不仅侵害一根血管,如果冠状动脉出现问题,很可能颈动脉、肾动脉、颅内动脉都会受到威胁,所以,糖尿病患者三大死因就是心梗、脑梗、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是心脏病的等危症周主任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糖尿病是心脏病的等危症!一个糖尿病患者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另一个有心肌梗死病史但没有糖尿病的患者,两种疾病对心脏损害的结果相似,寿命相近,也就是说,一个糖尿病患者等同于与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心脏疾病。
糖尿病和冠心病共同的发病基础是肥胖,肥胖和高血糖又是动脉硬化非常重要的致病性因素,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高血糖、低血糖对心血管的危害糖尿病患者不仅会有高血糖,还会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具有偶然性,不可预测性,还有很多影响因素,往往容易被忽略。
1高血糖危害高血糖是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加速病情进展。
2低血糖危害低血糖可能是疾病的一个促发因素,血糖低,机体缺乏能量,出现饥饿感、出汗、手抖、心慌等。血糖减低后心脏缺少能量导致心脏缺血缺氧,促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低血糖的发生过程有偶然性,猝不及防损害心脏和大脑,就如同一架精密仪器,突然供电不足,无法正常运行,严重时可以瘫痪。
损害心脏的两种方式
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后血供不足造成的
血液当中能量物质匮乏造成的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要注意防范低血糖的发生。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胰岛素的使用
饮食
运动
针对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情况,专家如下建议:
糖尿医院复诊,适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每天用餐按时保质保量;
注意防范夜间出现低血糖,在睡前测一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正常空腹血糖3.9mmol/L—6.1mmol/L
正常餐后血糖上限7.8mmol/L
糖尿病餐后血糖达到11.1mmol/L
1警惕夜间低血糖2辨别“真假”低血糖低血糖症状不一定每位糖友都会出现,通常可能只出现一两种症状,有些甚至不出现任何先兆就直接进入昏迷阶段,还有的糖友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也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做噩梦、晨起头痛乏力也可能是夜间低血糖的表现,但往往容易被糖友忽视。夜间低血糖一般出现在凌晨0-1点左右,往往在睡梦中发作,轻则出汗、震颤,重则痛觉过敏,兼有阵挛性及舞蹈样动作,继而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惊厥,逐渐昏迷、呼吸渐弱、血压下降等状况。
“假”低血糖,如饥饿症状突出,进食可以缓解,实际可能是高血糖下降过快导致,尤其是胰岛素注射的患者。一些减慢心率的心血管病药物,可以掩盖低血糖引起的“心慌”不适。低血糖性“心慌”,实际是让身体“警觉”的身体不适。
3预防夜间低血糖专家推荐老年患者在睡前喝一杯无糖酸奶,酸奶对胃肠道没有太大的负担,也能避免夜间低血糖。
一般来说,家里定制的话毫升左右就可以,购买的话根据自己喜好,但是睡前酸奶用量应避免次日早上血氧明显升高。在睡前半小时喝酸奶即可。
在避免低血糖的同时也不要因为吃的食物过量引起空腹血糖升高。
专家出诊信息
周迎生
医院
周三、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周二上午、周五上午特需门诊
金泽宁
医院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备注:因不可抗力造成门诊时间,地点,费用、出诊类型的改变,以医院当日公布信息为准。
“近期热门文章1、春季易发肝郁气滞,手背上这两个穴位,没事按一按,疏肝理气,调畅气机~
2、病从血瘀生,想要不生病,这些活血化瘀的方法要记住!便宜又好用!
3、药补不如食补,经常被扔掉的它竟是清养好药,还能提高免疫力!
4、人老脚先衰,简单小动作,每天做一做,舒筋活络腿不老~
”本文(视频)系北京卫视养生堂独家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觉得文章不错白癜风工程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