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儿可否知道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
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都是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祸患常积于忽微
这些日常生活中不良的习惯、方式
常常会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But!冠心病可防可控
想要和冠心病说“拜拜”
就要每天坚持这样做!
01
戒烟就从今日起
吸烟影响血脂代谢,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即坏的胆固醇的浓度,使血液变得黏稠,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同时,烟草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壁变得不光滑,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从而形成血栓。另外,吸烟还可导致心脏血管痉挛,血流量减少,加重心肌缺血。
戒烟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都比持续吸烟者要低。
02
健康饮食每一餐
健康均衡的饮食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限制饮酒。在生活方式上,推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减少烹饪用盐。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饮酒量推荐每人每日啤酒ml,红酒2两,白酒1两。
除此以外,还应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的比例,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建议每人每日摄入:
?奶类g
?蔬菜~g
?水果~g
?禽蛋类~g
?谷薯类~g
合理的膳食可以增加 、维生素、钾等摄入量,降低血脂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03
降压控脂调血糖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俗称三高,都是冠心病头号危险因素。有这些疾病的人应当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格外上心,尽早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医院检查,遵医嘱调整用药。不要因怕麻烦而留下冠心病的隐患。
04
甩掉肥肉小肚子
肥胖多伴随其他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重5%~10%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改善糖耐量。按照中国肥胖防治指南定义,肥胖指体重指数(BMI)≥28kg/m2;腹形肥胖指男性腰围≥90cm,女性≥80cm。
缓慢持续的减重是最理想的减肥方法(0.5~1kg/周),快步走15~20分钟,可以消耗约卡热量,如果每天消耗卡,就可以达到每周减少0.5kg的目的。
05
生命在于动起来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有利于控制血压,改善心肺功能,舒畅心情。运动的形式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环境条件来决定,每日运动30分钟,每周至少做3~5次的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长期坚持。
不过,要注意了!
冠心病常被“误判”的症状
都有这些!
01
心脏不疼别处疼
心脏具有神经支配的功能,当心肌缺血或缺氧时,心脏的交感神经就会把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再发出信号传到脊髓,并反映到相应的皮肤区域产生疼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绞痛。
由于异位心绞痛比较少见,常被患者忽视、医生误诊,最终延误了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多加留心,若反复出现颈部、牙床、下颌、心窝部等处疼痛,且这些部位经多次检查未发现原发病,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是否为冠心病引起的疼痛。
02
耳部出现褶皱
近年来不少学者发现,冠心病患者耳垂上几乎都有一条褶皱,俗称“耳垂冠状沟”。耳垂作为末端部位,是一种既无软骨又无韧带的纤维蜂窝状组织,易受缺血缺氧的影响,产生局部收缩,导致褶皱出现。
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耳垂处有一条条连贯的、明显的纹路,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等症状时,就应警惕冠心病的可能性,医院检查。
03
眼底血管变细了
有些人在查眼底时被医生告知眼底血管比较细,需要注意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
如果人的眼底血管变细,很可能是眼底动脉硬化,这就意味着,该患者身体其他部位血管变窄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冠状动脉也受牵连。
04
恶心、呕吐警惕心梗发作
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但由于人们对心梗认识不足,觉得休息一下就可以缓解,或错误地判断为其他疾病,贻误了 治疗时机。
防病先改不良生活习惯
那么,平时我们都需要怎样做呢?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吸烟;
?规律锻炼、保持体重,减少三高的发生;
?保持血压稳定,理想血压是/80毫米汞柱;
?维持血脂正常,低脂饮食,适量运动;
?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人,建议长期服用药物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心态放平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注意保暖,避免忽冷忽热等。
信息源自人民网健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怎么医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