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研究数据显示,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主要是由于血脂升高所引起,但很多人对血脂的控制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血脂标准最坏血脂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C),其中对心血管危害最大的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LDL-C增多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
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主要需要严格控制的就是LDL-C。
降脂目标值并非只是正常值对于不同的人群,所要求达到的降脂目标值不一样,而并非只是简单的达到化验单正常范围。对于无冠心病的心血管低危、中危、高危患者,我国指南所推荐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目标值分别为4.1mmol/L、3.4mmol/L和2.6mmol/L。
血脂高并非只要管住嘴就行了很多人认为“高胆固醇是吃出来的,管住嘴即可”。实际上,人体内的LDL-C只有不到30%是吃进去的,另外70%以上是人体自身合成的。所以要想控制好血脂,必须得饮食控制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或生物发酵的红曲类天然他汀。(温馨提示:红曲生物类他汀长期服用,安全没有副作用)
血脂控制达标就可以停药了吗?对于冠心病等患者来说,血脂结果达标仅代表血脂数值暂时被控制了,但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并不会因为血脂的暂时控制而马上消失。若不持续控制,LDL-C会持续合成和累积,斑块还会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所以只有长期使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或生物发酵的红曲类天然他汀,才能够降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温馨提示:红曲生物类他汀长期服用,安全没有副作用)
富含胆固醇的食品能不能吃?对于一般健康人群,不需要特别去限制胆固醇的摄入,只要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即可。今年年初,美国发布的最新版膳食指南中取消了对“每日胆固醇摄入毫克”这一上限,可以放心的每天吃一到两个鸡蛋。
对于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患者,则需要控制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由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共同起草的“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冠心病的营养处方明确限制富含胆固醇的动物性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籽、鱿鱼、墨鱼等,要求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不应超过m克/天。
防心梗脑梗六项建议在今年的第六届“5·18血管健康日”上,专家提出了“防心梗脑梗六项建议”:
1.胆固醇是心梗脑梗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切记:70%以上的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可不完全是吃出来的
2.定期进行血脂检查,知晓自己的坏胆固醇(LDL-C)数值!而缺血性心血管济宁及其他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
3.不同人群(健康人群、高血压人群、糖尿病人群、冠心病和心梗人群等)各自对应的坏胆固醇(LDL-C)的控制目标值是不一样的,血脂化验单只显示健康人群的坏胆固醇目标值,非健康人群的目标值应当更低。
4.胆固醇异常的患者,请遵医嘱,该治疗的要积极治疗。
5.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疾病患者,请遵医嘱,坚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或生物发酵的红曲类天然他汀治疗,以预防心梗、脑梗的复发。(温馨提示:红曲生物类他汀长期服用,安全没有副作用)
6.伴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人群和高血压人群,为了防范发生心梗和脑梗,应积极予以胆固醇的管理干预和治疗。
来源: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宣教用。
想了解更多百岁园资讯,请长按上面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手术好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