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总教授急性心梗咋识别冠心病周刊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7.html

编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心梗约60万例,死亡比例高达三成以上。年第一天,首旅集团总裁、王府井董事长因急性心梗辞世的凶讯曾刷屏朋友圈,一时间,恶补“心梗”知识成为圈里的必修课!

此时,精当地描述“急性心梗”概念及防治,适时传递到人群中去,对于高危人群而言,恰当的引导,绝不亚于治疗本身。

于是,于心亚教授在临床救助间隙,拿起“科普”的神笔!

值班编委:于心亚博士

《冠心病周刊》编委

一线实力派青年专家、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擅长:冠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先心病介入治疗等。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危急重症,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增快、职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加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抽烟、酗酒、熬夜等),使这类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加之急性心梗具有发病突然、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对患者及家属,如何了解并知晓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表现和相关知识,采取正确有效的自救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家中或其它远离医护人员的地方时。

如何识别急性心肌梗死

发作诱因: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饱餐后、睡眠差、大量吸烟或持续紧张工作等。

先兆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多数人会有一些先兆,如心前区绞痛或心绞痛发作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医学上称之为"梗死前综合征"。也有患者发作前没有任何诱因和先兆。

发作部位:

心前区(左侧乳头附近区域)、胸骨下段(两乳头连线中间)或剑突下为常见部位,有些人也会出现肩膀、左臂、颈部和牙齿附近的不适。

发作症状:

心前区持续疼痛达半小时以上,甚至持续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胸闷、憋气、大汗或濒死感,血压降低或心率过快、过慢。有少部分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通常没有胸痛,而是出现上腹部、咽喉部甚至牙齿疼痛,或不明原因的晕厥、昏迷等。

高危因素:

遗传:

指一级血亲(父母、兄弟姐妹)的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之前,发生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年龄:

一般多见于55岁以上男性和65岁以上女性。但目前发病年龄显著前移,经常见到40-55岁男性发病,甚至还有过28岁的心梗患者。

高血压:

高血压是冠心病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升高可使动脉血管痉挛、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速,高血压患者的心梗发生概率增加4倍。

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可致代谢紊乱,并发高血压、高血脂、促进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是非糖尿病患者2倍。

高血脂:

高血脂是发生冠心病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异常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血脂超过正常值,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的元凶。

肥胖: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的人10年内发生冠心病大大增加。

吸烟:

吸烟是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重度吸烟患者发生心梗是不吸烟的2倍,目前的研究证实: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的最最主要的原因。

紧张状态:

心理紧张可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及血液粘滞度增加,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性别:

研究证实男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比女性多的多,主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内荷尔蒙分泌有关。

如何展开家庭自救

1、就地平躺、休息、心情放松、避免紧张、情绪波动等。

2、服用自备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扩血管药物。

3、有条件的话立即吸氧。

4、及时呼叫/急救电话,如果家里没有其他人,应该把门打开,以免急救人员到达时病人无法行动却被关在门外。联系完急救人员后应立即通知自己的其他关键亲属。如果是独自一人,建议立即写张纸条,把关键家属的联系方式写下以防不测。

5、控制情绪,减少活动。情绪激动和活动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增加风险。

6、有冠心病史患者应将相关的病历、医保卡(本)和既往的心脏病资料放在一起并置于一个方便取用的地方,万一发病可以迅速取用。

7、如身边有人发生呼吸、心跳骤停,(触摸患者颈动脉无搏动,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生到来。

8、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决不能搬运、翻身活动患者,搬运不当可能造成患者早期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猝死的首要原因。应让患者就地平躺,不要翻身,不要让其肢体活动,不要让病人说话,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

心脏骤停的现场急救:

开放气道:

平卧位、头后仰,头低于胸部,去掉枕头,解开上衣扣,清除口腔异物,如痰液、假牙等。

人工吹气:

抢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拉开病人的口唇,另一只手捏紧鼻翼,以防吹气时漏气,救人者深吸气后双唇紧贴病者的嘴外周开始吹气,每分钟14~16次,每次吹气时间1~1.5秒,吹气后放松紧捏鼻翼的手,使患者肺内气体排出。

人工循环:

即胸外按压。

一定要按压剑突上即胸骨下半段,切记不要按压剑突、肋骨。以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处,另一只手掌放在其上,两手手指按压时上翘,两臂伸直,两肘关节不要弯曲。利用操作者上半身的重力,用力方向为对准脊柱垂直下压。一般使胸骨下陷3~4厘米为宜。按压频率80-次/分为宜。

人工吹气和胸外按压须以适当比例进行:

单人抢救操作每按压30次,吹气2次;两人操作时,一人按压15次,另一个则吹气一次。如果不能吹气,至少应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许多情况下单纯胸外心脏按压也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警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患者自己无法处理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危重病,

切记: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应尽早到具有急医院就诊,经“绿色通道/胸痛中心”行急诊的冠脉介入治疗。

编后:《冠心病周刊》于年12月18日试刊。当前,有十余名心内科著名的青年专家值班编委。每周安排一到两个PCI病例,一篇“科普”,或者“患教”文章。欢迎医者、学者投稿!欢迎患者、医者朋友在文后留言互动!

作者:于心亚

值班编委:于心亚

责任编辑:王道旭

健康咨询,商务合作,

请洽询秘书处。

联系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sw/69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