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6个特点,超过两个以上,你的身体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1017/4274098.html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人民健康和长寿的主要疾病。据调查,我国人民疾病死亡的原因,癌症不是最主要的,占首位的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严重问题。

冠心病的特点如下几条:

1、有些冠心病者,无胸痛发作,仅表现为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或以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称之为"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是冠心病较少见的一种类型。

2、心绞痛部位发生在胸部以外,表现为头痛、牙痛、咽痛、肩痛、腿痛,常需要与相应器官所引起的不适相鉴别。

3、若冠心病同时合并其它急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症,即使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症状亦常被掩盖。故病人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生反映所患冠心病的病情,给医生提供参考。

4、由于老年人常记忆减退,感觉迟钝,对症状又不善表达,易被家人及医生所忽视,所以,在给老年人做有关检查时,别忘记了做个常规心电图。一旦发现有心肌缺血的证据,即应用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

5、少数冠心病人,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时,仅出现脑血管病的表现,如头晕、肢体瘫痪、突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原因在于心肌梗塞时,心排血量下降以致脑供血减少,严重心律失亦常致脑供血减少。故老年人有脑血管表现时,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短期内随访,以排除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6、表现为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特别是疼痛剧烈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临床上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

中医是如何认识冠心病的?

由于中医学中无冠状动脉的认识,故医籍中亦从未述及冠状动脉的病变,所以中医学无冠心病这个病名。在有关医籍中记载的"卒心痛"、"久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痛"、"胃心痛"、"真心痛"等病证的症候,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以及由此所致的心源性休克等症状的描述是一致的。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心脏与营养心脏之脉络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又与整个机体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方面是由于年老体衰,正气亏虚,脏腑功能损伤,阴阳气血失调,加上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寒冷刺激、劳逸失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其中,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人体阴平阳秘的平衡被破坏,是发病的内在原因。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因是发病的条件。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脏气已虚,特别是肾脏更为明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憔,发始堕……。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而脏腑功能虚损导致本病的发生主要以阳虚为主。如《金匮》云:"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医门法律》又说:"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这说明胸阳不足,阴邪上乘阳位,二者相互搏结,而致胸痹之病。

盖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则不能鼓舞它脏阳气,如脾胃失其温煦而运化无能,致营血不足,脉道不能充盈,则心失濡养。心主血脉,为气血运行的动力,心气不足,鼓动无力则出现气滞血瘀,故出现胸闷、心痛等证。

总而言之,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在发病过程中,心、肝、脾、肺、肾五脏虚损是病之本;气滞、血瘀、痰浊、阴寒是病之标。

冠心病的防治方法

冠心病属中医"心悸"、"胸痹"范畴。其诊断靠自己,常用预防措施如下:

一、戒烟、少饮酒,多食清淡食品;

二、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心情愉快,忌大怒大笑。

三、防治有关疾病如高血压症、高脂血症,特别是防治高血脂血症,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可常食葱、蒜、黑木耳、豆腐等,可降血脂。制首乌、荷叶、山楂、茶叶各15克煎水或泡茶也有降血脂作用。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zs/7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