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康复

伴随老龄化、城市化和饮食结构变化,我国每年被心血管病夺走的万宝贵生命中大多数属冠心病,冠心病事件不仅初发就病死病残率极高,而且生存质量显著降低。30%体能受限、30%无法正常工作、45%存在焦虑抑郁、25%缺失性生活,危害生命与健康。发达国家推广治疗性生活方式优化和积极的自我保健,减少了50%的心血管病死亡,其对降低总死亡率贡献远大于吃药开刀!

运动耐量对心血管病患者意义重大

运动耐量指人体能够达到或承受的最大运动强度和最大运动时长,代表患者心脏泵血、骨骼肌运动和肺脏通换气的整体功能。1METs(心肺功能指标)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休息的代谢水平,健康成人的运动耐量可达10~13METs。

冠心病患者能以80米/分速度步行或静坐办公或做健美操或完成室内简单家务且无不适,提示运动耐量≥3METs;能搬运27kg重物中速爬楼梯或登山或以米/分速度慢跑或游泳且无不适,提示运动耐量≥7METs。

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运动耐量仅达健康人群的50%左右,运动耐量每提高1METs,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4%,运动耐量低于5METs则患者死亡风险增加3倍。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处方

运动耐量不同使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千差万别,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逐渐提升患者运动耐量,是冠心病二级预防公认的基本措施。运动处方应坚持因人因时而异和有效安全的原则,避免消极与过度两极端。

运动处方须明确体能训练四大要素:

运动强度体能差的患者初设为运动耐量的50%,随体能改善渐增;体能好的患者设为80%。相当于运动心率达次/分(运动时感觉轻松~稍疲劳)。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提高机体代谢调节能力,以步行效率最高。还可选柔韧性、大肌群、动力性、周期性、节律性运动,例如慢跑、登山、骑车、游泳、交谊舞、老年韵律操等。不提倡竞赛、对抗性运动。

运动久度从每天10~20分钟渐增至30~60分钟,含热身运动、整理运动所需时间。

运动频度每周3、5、7次均可,如步行3km/h可每天20分钟。与药物手术是双刃剑类似,随训练强度或时间增加,患者发生关节肌肉肿痛、活动受限、水-电解质紊乱、疲劳感加重、免疫力下降、情绪不佳、女性食欲减退或闭经,严重者再发心梗甚至猝死等不良事件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强度过大的标志包括:运动中不能自由交谈、大汗、面色苍白、不能坚持运动、运动次晨感觉疲劳、心率过快过慢、血压过高过低、运动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应降低运动强度、时间或暂停运动。情况稳定后按新的运动处方循序渐进恢复训练。

总之,







































青海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moluof.com/gbsw/3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